紅火蟻防治

優美德環保是國家考試合格領取證照的防治公司

★成功的協助各縣市政府、機關團體、各級學校、營造廠、建設公司及私人露營區、花園等之紅火蟻防治

★優美德環保擁有最專業有效的紅火蟻防治工法及技術

★協助您完成紅火蟻的防治及紅火蟻防役區的解列

★紅火蟻防治之各項行政流程公文往返都由我們來協助進行

如何區分紅火蟻?

1.觀察蟻丘

紅火蟻經常在農田、荒地、路邊、果園、公園、堤防等地方發現,
蟻丘高10-30公分,內部結構呈蜂窩狀。巢穴可作為紅火蟻的是別特徵之一。


2.觀察蟻群顏色

若蟻巢外有工蟻活動,便可通過觀察螞蟻顏色初步判斷。
紅火蟻在陽光下為亮棕紅色,大小不一。

3.分辨外觀

紅火蟻的中樞與腹錘間有兩節明顯腰節(腹柄節與後腹柄節),當你不小心侵門踏戶時!!紅火蟻會侵巢而出並進行攻擊。
頭部略呈方形,後頭中央有明顯的凹陷,上顎發達,內有四個明顯小齒。

4.試探攻擊性

當紅火蟻的蟻巢受到干擾或驚動時,工蟻會迅速湧出巢穴,攻擊入侵者。藉此習性,我們可以用棍子或樹枝快速插入蟻丘,觀察是否有紅火蟻湧出。

紅火蟻防治流程

偵查標示  撒布餌劑  蟻丘灌注  施作(灑佈粒劑)

偵查紀錄-蟻丘標示

目視法:

以紅火蟻發生風險高之地區優先進行目視檢查。紅火蟻通常在陽光充足的開闊地築巢形成蟻丘,在植栽地際處、水泥地邊緣及電信設施等處較容易發現。採以步行目視法:每公里至少跳查3次,每次逢機調查100公尺。步行時手持鏟子,並自紅火蟻發生風險高之地區優先檢查,若發現可疑蟻丘,則以鏟子輕輕擾動,觀察是否有紅火蟻爬出。 

撒佈餌劑/監測

於發生區域均勻撒佈餌劑,可連續施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型餌劑(如百利普芬、美賜平、二福隆等)或毒殺型餌劑(如賜諾殺、因得克、賽滅寧等),也可以交互施用二種類型餌劑。餌劑處理法建議於春、秋季各施作 1~2次,每次間隔1~2月,每年共處理3~4次。發生嚴重區域,可先均勻撒佈昆蟲生長調節劑型餌劑,經2至4週後即進行毒殺型餌劑施撒。

 蟻丘灌注

針對小面積發生、傳播風險高之危險性獨立蟻丘,可直接以觸殺型藥劑(如2.46%賽洛寧膠囊懸著劑)或以物理防治方法(如高壓熱蒸氣灌注法)進行處理,再搭配施灑餌劑或長效型利劑(如0.0143%芬普尼利劑),以加強防治效果。

灑佈粒劑施作

0.0143%芬普尼粒劑及2.46%賽洛寧膠囊懸著劑等2種。0.0143%芬普尼粒劑屬長效型藥劑,使用時應於發生區內全面施撒,而後定期均勻灑水,使土壤儘可能保持濕潤狀態。2.46%賽洛寧膠囊懸著劑使用時應先加水稀釋800倍,自蟻丘頂部或周圍外30公分向內灌注,每蟻丘約灌注5至10公升的藥液,務使讓藥液注滿整個蟻丘,才能發揮效果。

台灣紅火蟻介紹

紅火蟻為家蟻亞科(Myrmiciane)、火蟻族(Solenopsidini)、火家蟻屬(Solenopsis)種類的俗稱。分類上螞蟻隸屬於胡蜂總科(Vespoidea)、蟻科(Formicidae),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螞蟻種類超過1萬種;火家蟻屬目前有181種被命名,主要分佈於新熱帶區(90種)、 新北區(18種)及舊北區(45種)三個動物地理區。該屬有些種類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或人為的農業生態環境,而成為重要的衛生與農業害蟲,加上牠們特殊的族群結構容易隨人類的經濟活動,分散至全世界各地成為流浪種(Tramp species),往往造成入侵地區重要的危害。

台灣入侵火蟻種類的鑑定

在台灣目前所發現約270種螞蟻中,有些種類的螞蟻的外型、族群數量、生態習性與入侵紅火蟻極為相似。例如同屬於家蟻亞科的單家蟻屬(Monomorium)、大頭家蟻屬(Pheidole)及擬大頭家蟻屬(Pheidologeton),在分類鑑定上往往容易和外型相似的紅火蟻種類搞混,需由觸角節數與錘節節數加以分辨。台灣舊紀錄中有3種火家蟻屬種類:獵食火蟻(Solenopsis indagatrix)與知本火蟻(S.tipuna)兩種,為本土火蟻種類,但這兩種的體型比入侵紅火蟻小,族群個體較少,無兵蟻亞階級,對人類、動物或環境不具威脅性。另一種熱帶火蟻 (S. geminata)是十多年前便已進入台灣的外來種類,體型大小與入侵紅火蟻相似,有兵蟻亞階級,具明顯攻擊性,但族群數量相對於入侵紅火蟻則較少,威脅也較小,比較不會引起系統性過敏性傷害。

如何避免被紅火蟻叮咬

由於入侵紅火蟻會保護巢穴,一旦踏到紅火蟻蟻丘,紅火蟻會傾巢而出攻擊敵人,在野外發現蟻丘時,不要去干擾它。在居家方面,如屋外有草皮 就要注意紅火蟻侵入;在屋內使用市售滅蟻餌劑誘殺,並記得定期更換;在庭院或其他戶外區域可以使用含有合成除蟲菊或其他有效成份的噴霧劑(如市售殺蟲劑等),沿牆腳或螞蟻行走的路線噴灑;在門框或窗框定期噴灑一條防護帶,讓螞蟻無法進入室內。在農地方面,農友們必須加強自我保護,穿戴手套、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注意避免踩到紅火蟻的蟻丘。

叮咬後患部的情形

入侵紅火蟻以腹部螫針將毒液注入皮膚,引發灼熱、疼痛和搔癢等感覺。數小時後,被螫處形成膿皰,經過10天左右便可復原,但通常會留下疤痕。若膿皰破掉,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少數體質敏感者,可能產生過敏性休克反應,嚴重者甚至死亡。

紅火蟻叮咬後處理

1. 以肥皂與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

2. 冰敷處理被叮咬的部位。

3. 被叮咬後儘量避免將膿皰弄破,以免細菌感染。

4. 若出現過敏反應如臉部燥紅、蕁麻疹、臉部與喉嚨腫脹、說話模糊、胸痛、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等症狀或其他特殊生理反應時,必須盡速至醫療院所就醫。